
安康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着牺牲学兵的名单
刘新中1971 年 3 月投身三线襄渝铁路建设,成为解放军 5847 部队学兵 16 连、后改属 0247 部队学兵 78 连的一员。
刘新中同志不仅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更是一位才华卓著的诗人、作家。然而,令人悲痛的是,他因病于 2024 年 7 月 27 日在西安与世长辞。
在此,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选登刘新中战友在 1997 年秋日重回陕南故地所作的 4 首七律遗作诗词。透过这些诗词,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感受到他对三线建设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曾经战斗过的土地的深深眷恋。以此作为本集美篇的前言。
七律 重返陕南(四首)
刘新中
1997年秋日,余与当年三线战友一行七人重返襄渝铁路工地,距分别已经二十四年矣。
望山
春花秋月梦难圆,
满目巍峨古老山。
鸣叫火车人尽逝,
苍茫渡口泪飞弹。
夕阳便道殷红血,
窄谷枯枝暗淡天。
静透江边观夜火,
忽疑号令四更传。
营部操场
风云际会小山沟,
绿色葱茏竟自由。
歌唱半空惊鸟雀,
发言大志踏王候。
几多旧事唏嘘到,
千里长烟迅猛收。
茂密庄稼今又是,
抬眸更有九层楼。
烈士墓前
坟头野草正凄凄,
疑是当年泪雨急。
挽幛低垂哀烈士,
宣言火热沸红旗。
伤情最甚通车日,
告慰曾经立志时。
今岁大悲白发旺,
汉江为酒摆全席。
关口
岸北江南景不同,
三军一散剩空营。
观街感叹坡直顺,
摆渡惊异水缓平。
糊涂馒头香入味,
木柴石板重思轻。
寻查筑路人踪迹,
故事隔年下辈听。
刘新中重回故地照片
~~~~~~~~~~~~~~~~
《只为了心中那份牵挂》
2007年“五一”,《三线学兵连网站》往日连队版主李进京(网名:55二连)和牺牲战友鲁西安的妹妹一同前往安康烈士陵园、清凉观寻找哥哥的墓碑。
五月三日天没亮,他们又来到安康烈士陵园寻找当年安葬在这里的学兵墓,依然没有结果。
在值班人员的帮助下得到了老所长徐明银的帮助,来到了三线建设期间牺牲、安葬在安康烈士陵园的学兵墓地。逐一辩认牺牲学兵的坟茔,并画图标记。
李进京和徐明银所长商讨修复墓碑的事宜。
大多墓碑字迹剥落,更有部分坟墓已经坍塌,令人泪目。。
随后,开始了寻求牺牲战友连队的帮助,整理碑文资料。
2008年4月和三线驴友俱乐部前往安康紫阳故地重游。李进京和另外两个战友一同与安康市委办公厅有关人员见面,探讨给市委书记写信请求有关部门帮助的途径和方法,达成了一致。
当时也得到了安康烈士陵园李所长的大力支持。
在旅游途中,李进京就起草《给安康市委书记刘建明的请求信》,随后征求大家意见,4月15日寄出,8月份收到安康市民政局的《答复》,同意修葺安康烈士陵园的学兵墓,三年内把散葬的学兵墓迁入陵园。
在此后的时间里,李进京多次去安康与烈士陵园李所长联系,学兵墓修葺工作终于在2010年春季动工,2011年4月完工。
当年墓碑破损情况
当年墓碑破损情况
这是唯一一块还能够看清文字的墓碑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李进京战友在2011年清明节当天专门到安康烈士陵园拍摄了修葺后的学兵墓。并把冲洗出来的照片送交马云峰的母亲、辛毅佳父母手里,告慰老人家们。
~~~~~~~~~~~~~~~~
5–5:安康路段所属铁十一师各学兵连队牺牲的战友(安康烈士陵园)。
~~~~~~~~~~~~~~~~
2024年9月11日, 原铁道兵5761部队12中队学生2连重返安康小分队,来到安康烈士陵园,祭奠连队在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期间牺牲战友王淑清。
(墓位号832)王淑清同志,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2年12月,一九七O年八月二十一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七六一部队十二中学生二连战士。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日,因病治疗无效,不幸离世,卒年19岁。
王淑清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曰 重立
(注:经本连队战友确定,“素”应该是“淑”)
战友们摆上祭品
祭奠在三线牺牲的战友王淑清
原副指导员黄玲玲主持祭奠活动,大家唱起了《悼战友》“汉水蓝,梨花白,三线学兵扫墓来。细雨蒙蒙洒山路,红花朵朵点翠柏。当年并肩战襄渝,如今你忠骨却在这里埋。青春年华十九岁,永伴青山放光彩。”
原副连长邵运荣致祭文
汉水蓝,梨花白,三线学兵扫墓来。淑清啊,战友的呼唤你可听得见?供品上,鲜花摆,拔草、擦碑全是爱。
淑清啊,你可望得见?想当年同赴安康修三线,咋能想独独留你埋青山!
淑清啊,五十多年啦,你就是姐妹心中那根刺,想起就扎心的疼。姐妹们无时不挂念着你,所有的聚会活动,都不忘把你祭奠。只要说起回安康,首先想到的是来看看你。
淑清啊,我们今生结下的情缘终生不了啊!人生至古谁无死?你和众多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友,是为三线建设而献身的,你们的死重于泰山!
天堂无疾病,天堂无痛苦。战友们衷心希望你们在那边安好!今生结情谊,我们来世再续缘!
淑清及其陵园的战友们,你们安息吧!
王淑清战友永垂不朽!
~~~~~~~~~~~~~~~~
5851部队学生3连 闫新民
闫新民同志生于1952年3月,系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生,1971年3月在5851部队学生3连参加襄渝铁路建设,1972年5月在施工中光荣牺牲。
闫新民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2年清明节重立
闫新民战友牺牲后,妹妹闫省利接替哥哥参加三线建设,在5761部队11中队学兵1连。她在安康烈士陵园的祭奠活动中发言、致谢:
我哥哥闫新民,在5851部队学兵3连,于1972年5月因公牺牲。当时安葬在流水新庄子村汉江边,后因发大水墓碑被洪水冲失,我们家属一直不知晓。是惠光及战友们在去年前来悼念时发现后,就不辞辛苦,在长达十个月之久,不停地多方寻找线索,找到了我们,并协助我们找到了坟茔。
2012.06.18,惠光陪同闫省利姊妹,去新庄子村汉江边,为闫新民战友取土纪念。
在这里感谢各级领导,感谢安康政府,感谢安康人民,感谢三线战友们。特别感谢惠光大哥,以及为找我们提供线索的战友。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带着深厚情谊,祭奠和悼念未能一起回家的战友们,心情非常激动!
惠光(左1)与闫新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及闫省力的孙子,2012.06.16于安康合影。
~~~~~~~~~~~~~~~~
5851部队学生4连 董永善
董永善同志系西安市向阳区人,现年17岁,共青团员,于1971年3月来安康地区参加三线建设,同年10月26日因公牺牲。
董永善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00年元月重立
注:董永善牺牲的时间应为:1971年12月25日。
有位全连年龄最小的同学,他叫董永善,个头不高,胖乎乎的,两道浓眉下一张充满稚气的脸,说话时总爱腼腆地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十二月下旬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我们排奉命去隧洞工地接班运石碴,十六岁的小董,已同战友们一起在洞内连续奋战了十七八个小时,眼看着就要下班了,当他推着最后一斗车石碴从长长的隧洞里随着下坡的惯性冲出洞口的时候,一场意外事故就在我们眼前发生了:随着“哐铛”一声撕人心肺的撞击声,他那辆斗车与洞口一辆运铁轨的斗车相撞,我只看见一顶绿色的安全帽在空中缓缓地飘落,我们的小董却被长长的铁轨重重地压在下面。当我们跑过去把他从地上轻轻地扶起,连声呼唤他时,小董那双失神的眼睛微微地睁着,没有一点声响,只从嘴里涌出一股殷红的血……
天上飘起了雪花,似乎为这年轻的生命送行,工地上鸦雀无声。隧洞里不知是谁领的头,大伙都纷纷脱光了上衣,弯下腰拼命地扒着石碴,泪水、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没有一个人去擦。
5851部队学生4连 赵建琪
战友们祭奠董永善
~~~~~~~~~~~~~~~~
(墓位号672)曹和平 男,陕西省西安市人,家庭成分贫农,出生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一九七一年四月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一部队学生五连战士。一九七三年六月七日因病治疗无效离世,卒年十九岁。
曹和平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1部队学生7连 赵本华
赵本华同志系陕西省西安市向阳区人,现年18岁,于1971年3月来安康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同年10月11日因公牺牲。
赵本华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00年元月重立
~~~~~~~~~~~~~~~~
5851部队学生11连 郭庆生
郭庆生同志,男,1953年出生于河南林州市,1971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任铁道兵5851部队学兵十一连战士,1973年4月5日因公牺牲于安康流水店,享年19岁。
郭庆生烈士之墓
安康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5851部队学兵十一连
公元2011年4月5日重立
~~~~~~~~~~~~~~~~
5851部队学生17连 谢 珩
谢珩同志生于1953年9月15日,1970年8月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任5851部队学生17连战士,1972年元月27日牺牲于安康大竹园镇枫树垭隧道,英年19岁。
谢珩烈士之墓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立
天蒙蒙、雨泣泣,“接谢珩兄弟,回家喽!”这是原铁道兵5851部队学生17连战友的呼唤,这感天动地的一幕就发生在2013年11月23和24日。17连的26位同学们陪同牺牲战友谢珩的家人冒雨赶赴流水,接谢珩去一个永久的、最好的归宿之地——安康烈士陵园。
谢珩兄弟八个,他排行老四,此次来了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这是谢珩的兄弟与陪伴和看护谢珩墓地四十年的村民张振武合影,17连战友和谢珩的家人对老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从流水护送谢珩同学的遗骨来到安康烈士陵园,在通往墓地的行程中,17连的同学们接力护送,表达了每个人的心意。
~~~~~~~~~~~~~~~~
石建国同志系中国人民解放军5852部队学生3连班长,陕西省西安市人,1953年10月12日生人,1971年3月参加三线建设,于9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972年7月在三线建设中光荣牺牲。
石建国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00年元月重立
战友悼念石建国
~~~~~~~~~~~~~~~~
(墓位号842)张世明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年,一九七O年八月二十三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二部队学生五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日因病治疗无效,不幸离世。
张世明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李苏生同志生于1953年,河南省济原县人,于1971年3月参加三线建设,任副班长职务,于1972年5月入团,同年因公牺牲。
李苏生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00年元月重立
5852部队学生7连 李苏生
1972年8月牺牲
连队战友悼念李苏生
~~~~~~~~~~~~~~~~
5852部队学生14连 陈凤阁
(墓位号847)陈凤阁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1年2月,一九七一年三月十五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二部队学生十四连战士。一九七二年九月,在岚河隧道施工中因公光荣牺牲,卒年21岁。
陈凤阁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陈凤阁牺牲日期应为:1971年9月
~~~~~~~~~~~~~~~~
(墓位号839)翟广武 男 汉族 ,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3年3月,一九七零年八月二十三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852部队学生十五连学生,一九七一年二月七日因公牺牲,卒年十七岁。
翟广武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注:经该连队战友确认名字“翟光武”应该是“翟广武”)
第一次见到病号去世(文章摘选)
几十年后,我的耳边还会响起那个学兵的喃喃声:“妈妈……妈妈……”他肿大变形的脑袋上渗出着黄色的液体,厚厚的嘴唇翕动着。时间大约在1971年2月。他躺在一顶蚊帐里,一丝不挂,通体水肿。他浑身暗红没有一块好皮,卫生员打针时,只能扎在他的大腿内侧。这位叫翟广武的学兵是名严重烫伤的病号,以至于在入院后不久就不治身亡。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病号去世。据翟广武同在52团学生15连的战友说:他是一位生性极其本分,近乎于木讷的大男孩。国字形脸,个头不高。干活不惜力气,苦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出事前,他正在炊事班做豆腐,失足掉到了豆浆锅内。炊事班的灶台上有4口直径大于1米的大铁锅,南北向一字排开。凌晨5点多,4班2名电瓶车司机来到炊事班,准备吃完饭后去上工。到炊事班时,正看见翟广武站站在灶台上,用铁铲搅动着沸腾的豆浆锅。做豆腐用的豆浆很浓,非常容易糊锅。也许是在灶台下搅动费劲,他站到了灶台上……灶台离地面大约有80厘米高,相邻两口铁锅间的距离大约是20多厘米。翟广武一边搅动着沸腾的豆浆锅,一边搭讪着同学。突然,他的一只脚滑到了紧邻豆浆锅的铁锅里!锅里烧的是洗脸用的热水。他本能地向回收脚,又仰面翻到了沸腾的豆浆锅内。他用双手支着锅底,努力地将头探出滚烫的豆浆外……慌忙间,王姓同学拽着他搭在豆浆锅沿的双腿向外拖,他的头也被浸入到沸腾的豆浆锅内。炊事班的人就住在附近,很快闻讯赶到,连长、指导员也跑来了。翟广武上身穿着的绿绒衣已经被豆浆浸透,冒着热气,当用剪刀剪开时,他身上的皮随之脱落,露出了鲜红的肉……沿着山路,同学们用门板将翟广武抬到了岚河口的52团卫生队。在卫生队治疗5天后,翟广武全身严重感染,出现了中毒症状。下午5点前后,他被紧急送到了安康师医院。再以后,他在师医院逝去……他安葬在安康烈士陵园的学生墓区。
作者:原5761部队后勤部医院 林建军
~~~~~~~~~~~~~~~~
5852部队学生15连 刘杭生
(墓位号833)刘杭生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一九七0年八月二十三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二部队学生十五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在岚河隧道施工因工牺牲,卒年十七岁。
刘杭生烈士之墓
中国人民解放军5851部队
公元2002年4月重立
~~~~~~~~~~~~~~~~
(墓位号826)周银达同志,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生于1954年7月,1971年3月21日由咸阳市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二部队学生十七连排长,1971年7月30日,因病治疗无效,不幸离世,卒年18岁。
周银达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3部队学生1连 王洪友
1972年因病离世,安葬在西安。
~~~~~~~~~~~~~~~~
5853部队学生2连 辛毅佳
(墓位号846)辛毅佳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一九五五年七月一日,一九七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二连战士。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在安康石庙沟二号隧道施工中因公光荣牺牲,卒年十七岁。
辛毅佳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这是七十年代中后期,原5853部队学生12连宗子林的父母,5853部队学生2连辛毅佳的父母在安康墓园为儿子扫墓祭奠。那时的墓碑比较简陋。
~~~~~~~~~~~~~~~~
5853部队学生2连 陈长生
(墓位号750)陈长生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一九五四年二月,一九七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二连战士。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日,在安康红岩沟大桥施工中,因公光荣牺牲,卒年十八岁。
陈长生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3部队学生2连 宋安民
宋安民于1971年11月18日因病回西安治疗无效在西安去世。
下面是宋安民父亲的回忆文章
我未去延安前先从黄陵回西安家中小住。这时在三线学兵连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我的二儿子宋安民因染上肺结核病被从安康送回家中,本应立即住院治疗,但无力向西安市结核病院交纳二百元住院押金,为此,我写信请延安地区畜牧兽医站寄回工资应急未果,又电话请求安康三线学兵连的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5761部队联系住院问题一直得不到答复。只得让孩子住在家中请街道卫生所医治,凑了点路费我赶往安康先后去连队和指挥部才拿到了住院证明,回来后立即住进西安市结核病院,住院后要抽脊髓检查确诊后才决定治疗方案。由于写信、打电话,去安康耽误了一段时间,住院一周时上午抽取了脊髓,当夜(1971年11月18日)凌晨因肺结核引发脑膜炎不治病亡。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总觉得因自己无能为力,延误了治疗佳期,心里十分悲痛,也深感内疚,所以把骨灰一直放在家里,经老伴一再催促,1997年春节后一个晴朗天,全家人(我和老伴、他的哥和嫂、二弟和媳、三弟、四妹和婿、两个侄子,一个外甥共十二人)护送他的骨灰到草滩镇,过了渭河桥,下到渭河滩,做了临别祭奠后,将骨灰撒进渭河水中顺流东去,终于了却了搁置26年这件于心不安的丧事。
.
~~~~~~~~~~~~~~~~
(墓位号843)张秦川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3年8月,一九七一年三月十五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三连战士,一九七一年七月三十日,因病治疗无效,不幸牺牲,卒年19岁。
张秦川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3部队学生7连 周建民
1972年5月1日牺牲。
~~~~~~~~~~~~~~~~
5853部队学生10连 王 涛
(墓位号840)王涛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九七0年八月十七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十连战士。一九七 一年八月三日,在石庙沟三号隧道施工中因公光荣牺牲,卒年十七岁。
王 涛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3部队学生11连 陈建民
1973年6月5日牺牲
~~~~~~~~~~~~~~~~
5853部队学生12连 宗子林
(墓位号848)宗子林同志,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生于一九五四年六月二日,一九七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十二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十月,在石庙沟三号隧道施工中,因公光荣牺牲,卒年十七岁。
宗子林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必一运动官网5853部队学生15连 信景尧
我连战友烈土信景尧,也是我中学同班同学,在学校坐解放卡车出发时,我亲耳听他母亲交待军代表,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一定要看好他,保证安全回来!牺牲那天战友们都去月河隧道干活去了,我当时在炊事班,他半路返来找我能否给一个馍吃,我说不行!一人一份,快去干活去!他就是不走,他说看着咱俩是同班同学的面子,就再给我一个馍吃,我个子高一个馍真的不够吃,无法我就偷偷给了他一个馍。万万没有想到,他到工地时正赶上放炮,安全员指挥隧道所有人员撤出,这时他不小心从上坑道木条板滑倒,掉到下坑道炮区,壮烈牺牲!
5853部队学生15连 王春贵
(墓位号836)信景尧同志,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生于一九五四年九月,一九七一年三月,由西安市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三部队学生十五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月河隧道施工中光荣牺牲,卒年17岁。
信景尧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景尧,我们和你坐一会儿。
~~~~~~~~~~~~~~~~
郑毓明同志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八五二部队学兵,生于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二日。江苏苏州人,一九六九年入伍,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修建襄渝铁路光荣牺牲。
郑毓明烈士之墓
安康市人民政府
於二零零八年重立
注:原碑文有误,更正如下
(墓位号834)郑毓明,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53年5月,1970年8月24日由西安市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五部队学生一连战士。1970年9月23日,因公牺牲,卒年17岁。
郑毓明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墓位号827)鞠广安,男,汉族,江苏省江都市人,生于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九七0年八月二十四日由西安市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五部队学生一连排长。一九七二年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艾家河工地施工中因公牺牲,卒年二十一岁。
鞠广安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5855部队学生3连 张新民
张新民烈士,山东省昌荣县人,于1971年11月在陕西安康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中因公壮烈牺牲。
张新明烈士之墓
中国人民解放军5855部队
2001年清明敬立
注:原碑文有误,更正如下
(墓位号831)张新民同志,男,汉族,祖籍山东省昌乐人。,生于1951年8月,一九七O年八月二十四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五部队学生三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在隧道中因公光荣牺牲。
张新民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
(墓位号835)马云峰同志,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九七0年八月二十四日由西安来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八五五部队学生三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年十二月十八日,不幸牺牲,卒年十九岁。
马云峰烈士之墓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
公元2010年5月15日重立
战友,我们看你来了。
~~~~~~~~~~~~~~~~
记录片《学兵:半个世纪的足迹》第二集《征服死亡》节选
~~~~~~~~~~~~~~~~
5852部队学生六连,谈民宪在旬阳《学兵:半个世纪的足迹》专题片首映式上的演讲。
视频制作: 严康雍
~~~~~~~~~~~~~~~~
在此,我们向牺牲战友的亲人家属致以诚挚问候。50 多年前,他们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令人无比悲痛。每一位战友的离去,都是一个家庭永远的伤痛,让人难以释怀。
时光虽已远去,但他们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我们愿与你们一同缅怀,分担这份深深的思念。
逝者已矣,精神长存。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
感谢林建军(铁道兵)、彭芳、孙传尧、常扬、卫建平、刘志强、张有安等众多战友协助搜集照片、资料等帮助!
(注:美篇5—4纳入牺牲学兵36人;5—5纳入牺牲学兵28人,原铁道兵11师所属学兵连队三线建设期间共牺牲64人)
编辑整理:李进京 杨瑞祥
编辑:乐在其中
发表评论